为拓宽师生学术视野,促进学院内部学术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学院近期成功举办五期暑期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加速凝聚青年科研团队合力。
本次暑期系列沙龙经公司党委审批,由青年教师主动发起并自发组织,邀请了包括君武学者在内、来自所涉及的专业包含机械电子、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能源与动力等学科方向的13名教师,先后聚焦增材制造、激光与3D打印、模拟仿真、微纳系统传热等科研领域当前的重点、热点、难点来展开,得到师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学术沙龙,各位老师分别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课题申报向大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各自的科研进展、学术成果以及过往的团队管理经验,同时也就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科研设备和科研经费孵化新开辟课题方向的研究成果产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沙龙现场,除了教师之间热烈的研讨,研究生们也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参加学术沙龙的师生们一致认为学术沙龙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院不同科研团队之间学术思路的碰撞,搭建了自由分享和展示学术魅力的交流舞台,有力地推动学院内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师生对科研的热情,为学院进一步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增强多学科方向的融合,促进公司科研团队的融合和壮大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__local/B/2B/01/516474ECDA835C7FB71493437FB_3A776BE2_DE4DD.png)
君武学者龙雨教授作题为“漫谈激光制造与增材制造”的学术报告
![](/__local/B/60/E1/ADCF50B813CA3AFA6B061F39D33_25B3E67E_DD5D4.png)
郑战光教授作题为“机械强度不强,晶体塑性不精 ——踉踉跄跄的十年基金路”的学术报告
![](/__local/7/1F/0A/45421241598867701C7305EF995_A80E4109_F1210.png)
丁江副教授作题为“机械构型设计与力学优化杂谈”的学术报告
![](/__local/9/F3/7F/1C7BD4F2F3CC112EA153723E010_3D0E54BB_D691C.png)
龙厅副教授作题为“流固耦合问题的FEM-SPH耦合方法模拟研究”的学术分享
![](/__local/0/E7/78/AE1C96FEC319080182AB6649DA3_9F7F5DA9_E9110.png)
秦智鹏副教授以“计算流体力学浅谈”为题作报告
![](/__local/1/FB/8D/90106E1D620893D1340BC03108C_DE4A0DF2_E27F9.png)
冯振飞博士作题为“微细通道强化传热浅谈”的学术报告
![](/__local/D/A9/C1/D822488BA422D157A5A162CF8A7_0FE19D2B_9F26D.png)
董天云博士以“可穿戴柔性电子器件关键技术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
![](/__local/5/86/8C/737D9926898E714E1F0EB954B90_47F90AFE_C4FB3.png)
刘黎明博士以“仿生超浸润表面” 为题作学术报告
![](/__local/2/70/7F/851E49124296890F1D85E633A26_1DAA6EB8_C3BAE.png)
郭旺博士以“仿生多孔骨架的3D打印制备及其性能调控研究”为题作学术分享
![](/__local/8/4C/EC/CDDB4943F94610917D5820580AF_9B214E66_D2E14.png)
陈彦君博士以“电场下纳米流体换热特性及其在太阳能光热中的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
![](/__local/8/BB/24/2914FC0EA97CE0C7817CBAB612D_2597F4B3_DDC44.png)
李昌铮博士作题为“微纳米通道电能量转换及自驱动传感应用”的学术报告
![](/__local/9/9F/F7/23FFA7E5E5C4525286519351027_4DD63FAF_D51D2.png)
周俊博士作题为“激光粉末床熔融制备Ti-Nb-Zr合金的工艺、组织、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学术报告
![](/__local/F/57/D5/D9F8D4E72DC699E2048CF0AD8B2_FB48954F_D8DFB.png)
魏伟博士作题为“激光与3D打印制造过程监测杂谈”的学术报告